象鼻海蝕洞你去過嗎?或者你聽說過吧?
岩石的造型讓人有無限的想像空間,
有人認為是豬、鯨魚、蟾蜍 …
不管是蝦米,搗嘴骨(請用台語想)、
吵吵鬧鬧才是生活。才不會老人癡呆..
走過郊山的人大部份會去大台北區的瑞芳山,
再撿幾個山頭
—龍潭山、秀崎山、深澳山、蕃子澳山,
之後走下公路就搭車打到回府,
運動流汗算是對健康養生交差了。
地 圖上有楊麗花鹿園碎石道路,
一條很長的路,盡頭只有一戶人家和一座墓園
運氣好的話跟著有雅興、下功夫深的嚮導領隊,
又加上在地人熟知的人文、風雅的解說,
所享受的待遇就不同了,
領會嚮導特殊帶隊風格的同時,
更確定的是:這是一種個人的生活態度。
我加入山岳會永久會員十幾年,前後爬山將近20年,
當然在北部地區也住了半輩子, 瑞芳山爬了幾次,
順道進入深澳魚港吃海鮮、到碼頭看漁船,
岸邊釣魚…知道深澳漁港是卡打車、垂釣者、
好攝之途徒與登山者的驛站,
就是不知道深澳魚港還有個秘境。
印弟安人形山---深澳漁港
那是因為大象鼻海蝕洞以前是軍事重地,
後來才開放。 下深澳山穿過2號濱海公路,
一走進漁港遠遠地就看到印地安人頭形山,
經過廢崗哨往海邊走,沿岸迤邐的蕈狀岩石走完,
到盡頭就是大象鼻海蝕洞。
備註 經千百萬年風化形成天然海蝕洞,美景比美野柳風光
星期日這天宜蘭隊有70幾人參加,
沿路聽到有人在說這裡我來過阿,
沒錯,走的依然是瑞芳的山頭,
不同的是多了一個賞點,
換個名稱就吸引老老少少眾多的仰慕者,
足證戲法人人會變、巧妙各自不同,
多用點心思就贏得人心,多用心多福氣,
跟有用心的山會就是福氣多多啦!
我要說的是爬山人口多元複雜,目的各自不同。
跟不同的人爬山有不同的感覺,端看你去怎麼領受,
怎麼去得道囉。
多走多看--還是那句老話「行萬里路讀萬卷書」,
最後你自心會明白,以後爬山要做怎樣的抉擇,
什麼才是你最划算、你最舒服的方式。
更多照片於影片中欣賞~~~
http://youtu.be/Bkk7bIfhveo
留言列表